高起点准入 高标准建设

发布时间:2004-06-01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1539


《教育信息报》2003年10月21日

口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  

      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科教兴省、实现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并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高起点准入,高标准建设
     我省以“大力发展、坚持标准”为指导思想,高起点准人,高标准建设。一方面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省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先后出台了《关于浙江省试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若干规定》,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建校、专业设置、招生、收费、助学贷款、新校园的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格局。另一方面,省政府颁发《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留暂行规定》,实行高等职业学校筹建期制度,新建高职学校都要经过筹建评估和正式建校评估两大门槛,并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土地、校舍、专任教师、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的起点要求。确保我省高职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几年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其主办者通过政府投入、土地置换、银行贷款、社会引资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绝大部分高职学校已建成新校园并投入使用,其余学校的新校园也正在积极建设中。
      二、明确教学要求,规范过程管理
      省教育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文件,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成立了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使我省高职教育一开始就进入了相对规范的办学轨道。
      首先,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我省要求高职学校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第一线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设凰专业。特别要针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第三产业持续上升和信息、机电、医药、化工等主导性产业不断发展的实际,有计划地设援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类、外语类专业,鼓励高职院校开设工科类专业。并先后下发了《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浙江省高等学校新专!比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实行新专业审批和检查制,规范专业设置工作,确保专业基本办学条件。各高职学校努力贴近市场开设新专业。如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区域经济背景,根据服装业是宁波特色产!比的背景,开设了服装制作与表演、服装设计等6个相关专业;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全省超市业的发展,开设了连锁超市专业;义乌职业技术学院背靠小商品市场,开设了有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等。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及大纲。我省加强了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的制订工作。各学校也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同时深入到用人第一线,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并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设并优化培养计划。确保高等职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一方面,我省鸦请19位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教学工作督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督查。另一方面,按照《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我省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组织专家组对全省高职学校进行了教学检查。宣传高职政策,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在此基础上,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对全省高职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去年下半年在学校自评工作基础上,首批10所高职学校接受了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今年将对其余高职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通过评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教学投入进一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已经接受评估的10所高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较高水平。耶实证明,以评促建的成效是显著的。
      三、抓重点,促示范
      首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浙江省高等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制定高职教师职汤:评聘办法,鼓励离职教师进修、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等,提高现有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学历层次。同时各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选调优秀教师,包括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职业技能、适合教师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带头入的培养。通过培养和引进,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也日趋合理。
     其次,加强专业建设。2000年,我省下发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省高职学校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省政府投入3000万元,重点建设50个高职专业。以汲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的各项工作。目前,我省有部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0个,有些市还确定了市级题点建没专业,各校都确定了校级亚点专业,基本形成了部级;省级、校级等3级重点专业建设格局。以重点专业带动学校的教学工作。同时加大了重点专业建设和督查力度,下发了《浙江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于2002年下半年组织专家对50个重点专业进行了中期督查。
     再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践能力见长的实用型人才。为此,我省加大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我省下发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建设高职教育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的通知》。“十五”期间,除正常投入外,浙江省政府再投入1亿元,专门用于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建设;并另投入1600万元专项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21个省高职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推动高职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目前,21个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良好。同时,还加强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厌点和难点。我省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此项改革。省政府.投入200万元,建设100种具有浙江特色的高职教育教材。以重点教材建设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四、抓改革,出特色
     首先,认真探索“一个结构”和“三个体系”,即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人才结构,努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大体系。坚持产学结合的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并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不少学校还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宁波职技院的“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宁波职技院与宁波敏孚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敏孚机械系”。专业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计划的制订都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由企业组织专家提出方案,学院专业教研室结合学院实际稍作调整;学生的实训、毕业设计主要由企业组织落实;敏孚企业为学院建设了教学楼和教学实习工厂,为毕业班的学生提供上专业课和毕业设计的场所。企业还在学院内投入100万元建设了一个加工车间,在满足教学实习的前提下,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愿意进该企业工作的学生,先与企业签订录用意向协议,这些学生单独编斑,最后一年到企业边参加工作边完成学业,教学任务由企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学院的专业教师还积极参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又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温州鞋革工业协会成立了中国鞋都技术学院,与温州服装商会联合办学,成立了温州服装学院等,这种与行业协会的联合办学是我省高职院校探索人才培养的又一新的途径。
     其次,坚持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如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一个途径”及“多翻旷人才培养模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来,始终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的教学模式,并积极推行“双(多)证制”,采取“基本素质证书+完全职业资格证书”和“基本素质证书+若干职业资格证书”两种模式,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