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科技成果鉴定会由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组织,在宁波市交通与运输管理委员会会议室召开。鉴定委员会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9名专家组成,由宁波市交通安全质量监督站教授级高工李毅站长担任主任。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技术报告、用户报告和查新报告等内容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并赴余姚察看了项目组在河姆渡大桥斜拉索上的机器人现场演示。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多滚轮框架式爬索检测机器人,成功解决了目前同类研发中普遍存在的攀爬能力不足、抱缆松紧度不可调、对不同缆索直径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能迅速克服爬缆过程中抱缆卡死和爬缆打滑危险情况,并具有90度垂直攀爬能力。检测机器人还能够通过四路高清摄像对缆索进行360度无死角录像,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实时图像传送到地面监控电脑进行存储和显示,可用于包括杭州湾大桥、明州大桥、甬江大桥、象山港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多座斜拉桥的斜拉缆索的探伤、检测、清洁、涂漆等养护工作。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测,机器人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其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自适应斜拉索检测机器人的研制”项目由宁波市公路管理局于2011年8月委托学院
科研处、海天学院、大港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