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宁波市图书馆 作者:张紫艺/文 孔斓颖/摄
中美两国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区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都有各自的独特性。这导致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交际的时候会产生文化上的差异。中美文化差异不可改变,但两国民众之间可以相互理解和包容,校园文化交流便为此提供良好的文化学习平台。12月19日下午,市图书馆天一讲堂邀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访问学者刘彩珍与听众一同分享其在美国期间的访学见闻,体会两国文化差异对学校教育造成的影响。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缩写为UIUC),建立于1867年,是一所享有世界声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该校一直致力于卓越的研究、教学和公众参与,校友中先后有23位获得诺贝尔奖,并以其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美自然的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子来此求学。
刘教授于2015年3月来到了美国伊里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开始为期半年的美国高校访学之旅。在她的印象当中,伊大香槟校区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学校内布满种植大豆玉米的试验田,在一片纯净的蓝天白云之下,每一位为梦想奋斗的年轻学子都会体验到真正的美国精神,其核心便是自由。校园氛围兼收并蓄,学校环境平和安定,人们对新奇的事物都报以欣赏和接纳的态度,并享受着自己的学业、活动和工作。
讲座中,刘教授结合美国大学的教学和实践,就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鲜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中美文化各自的精髓所在,为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改变,但是可以进行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与美国进行交流,也有助于中国更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主讲人简介:
刘彩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访问学者。作为负责人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软科学项目、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等课题10余项。第一作者在《文艺争鸣》、《中国出版》、《当代文坛》、《中国图书评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2011年获得宁波市科普先进个人荣誉,2014年入选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15年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新闻链接:http://www.nblib.cn/art/2015/12/22/art_2621_77936.html
《宁波图书馆》2015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