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教育部公示了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位列其中。
为什么宁职院会成功入围,和它的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徐晓彤 樊乐乐章萍
应届生创业,营业额破百万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金字塔的顶尖
胡天涯是2017届宁职院海天学院的毕业生,他在2015年获得全国技能大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在2016年获得“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赛项一等奖。同时参与的“ACC自控设备有限公司”项目在2016年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奥康”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
2016年7月,胡天涯的宁波速威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在北仑成立。公司主营冷风机、负压风机、无动力风机及通风管道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业务。“公司第一年不亏本,第二年见红,第三年分红。”是胡天涯公司的发展目标。
然而,公司发展并非一路顺畅:跑业务碰壁、不能及时收回货款、缺少周转资金……伴随着接踵而来的挑战,胡天涯从未想过退缩,“老师和同学都很支持我创业,当时向老师和同学那借来了七万块钱,弥补了资金短缺。”满怀着感激与干劲,胡天涯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从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开始,胡天涯如此说:“好比一个设备的一颗螺丝,如果你没有拧好,导致整个设备运行不正常,于是就需要派人过去维护,表面上是很简单的换一颗螺丝,可是实际上很容易形成客户对你的印象不好。”在胡天涯心中,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金字塔的顶尖。
正是因为严谨的工作态度,胡天涯得到了客户的信任和口耳相传的好口碑,从今年3月至今,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公司营业额已经破百万。
公司年产值6600万的美女CEO
却曾是个不起眼的学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位创业明星孙莎莎,她是“买号么”美女创始人,慈溪智诚信息有限公司CEO。孙莎莎2010年毕业于宁职院商务英语专业,2013年创办公司,2015年公司产值达6600多万,对于母校,她说:除了感恩还是感恩,同年,她获得宁波市大学生十佳“创业新秀”奖。
在这样辉煌的成绩背后,孙莎莎却曾是个不起眼的学生。“我很害羞,不善表达。课余时间就在寝室玩游戏。”但与其他热爱网游的学生不同,更多时候,她会思考游戏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依托怎样的平台供玩家使用、虚拟货币是怎样实现交易的……这在孙莎莎的脑海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靠着出色的创业项目,孙莎莎收获了天使投资公司的青睐,充实了创业资本。2014年孙莎莎第二个创业项目“买号么”建立,成为国内率先推出的免费概念交易平台。提供游戏账号、装备、金币、代充等交易,供任何游戏的玩家使用。
慢慢地,孙莎莎的公司发展方向由最初的软件开发发展成专注于二次元文化交易。现在‘买号么’每天成交超过8千单,相当于每10秒就成交一单,平台积聚的大量用户,且多为忠实度极高的活跃玩家。虽然创业这条路很辛苦,但这些数据让忙碌的孙莎莎感到很是满足。如今,她的公司已从三个人发展到员工30人,2015年,公司年产值达到6600万。
三家摄影工作室每家年产值已超过100万元
他说创业就是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童旭永是宁职院2013届毕业生,说起创业,他觉得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那时候刚好大二课程改革,我喜欢摄像摄影,有机会接触到校外的一些盈利项目,就试着去创业了。”他和六个同学组成团队,凭着学校的政策成功拿到了免息贷款10万元,在学校西校区数字科技园成立了爱诺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3年,童旭永为北仑区政府拍摄宣传片、2014年为红星美凯龙拍摄宣传片……通过不断地拍摄和技术再深化,童旭永的团队拍摄技术精进了许多。
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壮大,从创立之初的6人发展成为了14人的团队,公司的管理问题成为了童旭永面临的挑战之一。“公司要发展,团队就需要进行管理,这是需要很多硬性的规定支撑起来的。而作为团队的领头人,避免不了担当“黑脸”的角色。”而担当“黑脸”在很多事情上让人难以抉择。童旭永说:“一方面想要将公司发展好,一方面团队里因为没有及时开发出新的项目或者业务没有做的很出色,内心急呀,可是合伙人觉得做到这样的程度就够了,这时候心里就会有很大的落差。”
都说“挑战即机遇”,性格一向随和的童旭永便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秉持着“以客户为上,以产品为中心”作为发展理念,2012年创业至今,爱诺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已有三家摄影工作室,每家工作室年产值已超过100万元。
链接
高校是如何做好工程师这一角色?
近年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扎根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紧紧围绕北仑区成为全国一流强区和国家级新区的建设目标,秉持“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倡导并实践“三方联动、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驱动力,作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技术技能人才模式改革的资源整合平台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空间拓展渠道,构建起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三阶段创业课程体系,通过创业普适教育、实践培育、实战孵化三阶段课程衔接,开展创业教育,实现学校提出的“提升素质、幸福成长”的育人目标。
如果将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比喻为建造高楼,那么,宁职院是如何做好工程师这一角色的呢?
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宁职院从2000年起就成立“模拟创业园”,并先后与北仑开发区政府成立“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和“北仑区大学生创业园”,提供创业孵化的软硬件条件,还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等举措,落实房租减免、税收返还、网络免费等创业扶持政策。同时,通过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激发“众创”活力。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文化节、科技暑期实践、高校科学营、科创团队峰会等特色活动,让学生走入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在实践中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多渠道推进,多方位联动
学校设立宁职院创客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师生搭建起学校、政府、企业、园区共同参与的,集交流、学习、路演、推广为一体的“海享”创业咖啡平台;与计算机类专业共建万咖创客空间、与工业设计专业共建工业设计创客空间、与技师学院共建技师创客空间、与企业共建星火众创空间,逐步完善各创客空间的考核体系。整合校内工作坊、班集体特色项目、思源文化育人实践项目、挑战杯赛事、大学生科协以及科技竞赛等作为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推进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新闻链接:dzb.jinbaonet.com/html/2017-07/30/node_27.htm
《现代金报》2017年7月30日第A5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