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宁职院全国首开的漆艺专业,24名“漆艺匠人”被抢光

发布时间:2018-06-20作者:本站编辑来源:《甬派》浏览次数:695

 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戚音 刘沪波

(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画名《入梦》作者:金润杰)

眼下正是2018年高校毕业季,当许多应届毕业生还在为找工作而奔波的时候,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漆艺人才培养方向)的首届24名大三学生,已吃下了“定心丸 ”,除2名同学自主创业外,其他同学都早早落实了工作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2015年秋,宁职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开漆艺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目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漆艺人才。从2016年起,学校尝试该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北仑区文化部门共建了浙东彰髹漆艺研创基地,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从事研究、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漆艺产品。

在基地的各间工作室里,创作漆艺所需的木材、金铂、漆料、器具、工具等分门别类地放置着,随时都有老师、学生在这里精心打磨着自己的作品。这里也正是漆艺专业的课堂,有浙江省泥金彩漆传承人李光昭、宁波市骨木镶嵌非遗传承人甘金云、北仑南海雕刻工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海成、朱金漆木雕传承人陈盖洪、宁波文化馆副研究员朱启仁等等一批身怀绝技的“工匠”和大师走进课堂,身传言教。


(老师正在指导)

国家级非遗项目“泥金彩漆”代表性传承人李光昭虽已年近80岁,但他在课堂上传授泥金彩漆作品制作工艺时,手把手地教导毫不含糊。泥金彩漆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共有箍桶、批灰、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塑、贴金、罩漆、上彩、铺云母螺钿、分天地色、修边、挖朱等20多道工艺流程,他要求同学们:“在你们毕业时,必须独自完成2件泥金彩漆的瓷盆作品。”如今,同学们已如期完成了他们的毕业作品。

 宁波朱金漆木雕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以“三分雕刻、七分漆匠”的精湛工艺著称。它是一项集木雕、髹漆、妆金于一体的手工技艺。这项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陈盖洪,也是宁职院漆艺工作坊的特聘教师,陈盖洪说:“朱金漆木雕全是手工活,有20多道复杂的工序。年轻人要学好这门技艺,除了有恒心、悟性,还要会钻研。”因此,他除了自己在课堂上耐心教学外,还会派经验丰富的师傅到学校授课,指导学生现场操作,并带学生去他开办的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馆实习实训,让学生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朱金漆木雕的魅力。

姚炬炜是宁波市彰髹漆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宁职院艺术学院专业教师。他说:“漆艺专业通过政、校、企合作,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老师和企业老师联合授课,将学校教育体系与传统师徒制结合,让学生们不仅学到技艺,更培养了职业态度与工匠精神。”

业余时间,老师们还会带领学生们参与一些真实项目。在北仑区文化馆、北仑区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师生耗时半年共同创作的《戚继光抗倭八联屏》结合了传统漆艺技法彩绘、彰髹漆艺技法、朱金漆木雕与泥金彩漆工艺,该作品获第三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铜奖并被北仑区文化馆收藏。三年来,共有苏妍然、费俊尧、曹艺琼等7名学生漆画作品入选首届国家级“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有范志强等22名学生漆画作品入选宁波市首届青年漆画邀请展,其中范志强、苏妍然、陈勇3名学生获优秀奖。


(画名:《新·旧》作者 唐淑斐)

三年前,胡龙剑同学考入宁职院。那时,他虽对美术很喜欢,并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对漆艺一无所知。他说:“我学漆艺有些意外,最初选专业时是有很大盲目性的。但是,现在我一点也不后悔。”在“工匠”大师们的精心指导下,胡龙剑很快喜欢上了这门课。他创作的漆画《芦苇丛》画面饱满,构图精致,线条流畅,作品在“漆彩飞扬——宁波市首届青年漆画邀请展”上展出,获得好评。另外,他还有2幅作品被学校收藏。如今,他已被宁波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录用,从事工艺美术漆器、漆画方面的工作。

(画名:《舞蹈》作者:李亮

这个班的同学已有作品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费俊尧同学的漆画作品《流·漆》入选国家级漆画大展并具备申请加入中国美协会员的一次资格,作品随即被福建省美术馆以3万元的价格收藏。这件事在全班引起了轰动,也催生了一些同学自主创业的想法。“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给自己找一个饭碗!”陈庆沛、梅锦奎同学已决定携手开设一家与漆艺有关的设计制作公司,把自己设计制作的漆艺作品推向市场。陈庆沛觉得,大学三年里,他最大的进步是通过漆艺专业课的学习,变得更有创意、更有耐心、更有毅力了。他说:“因为每做一件漆艺作品,都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耐得住寂寞,一点一点地努力,才能最终有所收获。”

 

新闻链接:pi.cnnb.com.cn/yongpai_h5/news_default

《甬派》:2018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