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耕国际化高品质职教

发布时间:2018-12-25作者: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浏览次数:1296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宁职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投  入到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当中,以互利共赢为目的,建立多种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国际化高品质职教水平。

建立“中斯丝路学院”

宁职院与斯里兰卡职业技术大学共建的“中斯丝路学院”于2018年11 月12 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揭牌成立。学院设置了机械制造、旅游管理等专业,还开设了剪纸、茶艺等中国文化体验课程,并将  为当地的中资企业培训急需的适用人才。

“中斯丝路学院”的创办经历了三年的磨合期。2015 年 5 月,正在宁职院参加职教培训的斯里兰卡教育部官员与斯里兰卡职业技术 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向宁职院表达了合作愿望。双方初步商定,宁职  院与斯里兰卡职业技术大学合作设立“中斯丝路学院”。一年后,宁 职院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职业技术大学,双方商定,从师资培训着手,首先推动双方优势专业开展合作办学,2017 年 5 月,宁职院代表团再次访问斯里兰卡职业技术大学,两校正式签署协议,决定合作开    办“中斯丝路学院”。同时,代表团还与当地的中国商会、中资企业举 行会谈,共同探讨“中斯丝路学院”的运作方式。

2017 年8 月,为期20 天的首期培训项目在科伦坡启动。此后,在科伦坡又成功举行了二期培训班。三年多的磨合和试运行,为“中斯丝路学院”的成立奠定了扎实基础。

宁职院产教协同联盟大厦

在贝宁开展合作办学

宁职院早在 2014 年就开始了海外合作办学之路。鉴于当时在非洲贝宁发展的中资企业人才紧缺,宁职院与贝宁赛克学院(CER- CO)合作,共同筹建“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以贝宁为中  心,为西非各国和在非中资企业培养培训各类适用人才。

自 2015 年起,宁职院先后派多位教师赴贝宁赛克学院讲学。2016 年10 月18 日,“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贝宁正式挂牌成立,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摩托车维修和小型发电机维修、电梯维护、 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与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

迄今,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已经为贝宁及周边国家培养了400 多名技能人才。

奔赴肯尼亚援教

宁职院积极派遣教师奔赴非洲援教,迄今已累计派出20 多名教师。2017 年宁职院与总承包商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约,作为电子电工专业的合作方,帮助肯尼亚大中专院校的老师提升 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熟练使用和维护中国的实验实训设备。

2018 年3 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三方携手,在肯尼亚为当地产业工人举办 4 个月的电子电工培训,并派出了一批教师援教。

敞门办学贴心服务

目前,宁职院正在借助国际化平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化办学的需求。

宁职院从2007  年开始承办商务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2012 年,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落户宁职院。截至2018 年11 月,学校已成功举办113 期援外培训班,培训外国

官员和技术人员共2593 人,学员来自116 个国家,其中包括4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领域有“职业教育”“港口管理”“工业技术” “汽车产业”等。此外,2018 年,由世界银行支持的中非教育合作论坛培训项目也落户宁职院,并首次为世界银行组织的学员培训,搭建友好合作的桥梁。

宁职院还借助这些平台吸引海外留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留学生来学校学习。目前,宁职院有100  多名留学生来自“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他们学成归国后,将成为熟悉中国文化并掌 握至少一门专业技术的人才。

2017 年宁职院外派教师赴肯尼亚援教

2017 年 11 月,宁职院总投资约 1.2 亿元的援外培训大楼已投入使用,从而为开展国际化高品质职教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制定国际化特色化的专业质量标准

宁职院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制定既符合国际化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专业质量认证标准。

作为我国5 所《悉尼协议》认证试点院校之一,从2017 年11 月,宁

职院的9  个优势特色专业率先开展试点,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课堂实施,从师资队伍建设到管理制度改革,从招生到就业 等逐步对接国际标准,探索国际认可且具中国特色的专业建设质量  标准。

宁职院是英国EAL(英国机械工程职业资格认证)认证中心落户 点,已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中应用EAL 职业标准,并与+GF+(乔治费歇尔)集团、FANUC(发那科)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共享国际先进的实训基地,合作开发精密智能加工操作岗位技术标准和课程,并进 行推广和认证。

宁职院借鉴德国“双元制”理念,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引 进德国IHK(德国工商会)职业认证体系、核心课程、教学标准、管理  办法和考核办法,培养中德双方适用的、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新型技师型人才。

新闻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8-12/24/content_1900429.htm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A9版:2018月12月24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