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宁波市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迎来了今年宁波市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经过4小时40分钟的采集,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小张(化名)成功捐献了4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全国第14663例、浙江省第867例、宁波市第147例、北仑区第2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只是捐献一点爱的种子,却可以燃起他人生命的希望,心里非常高兴,也很激动。”
今年24岁的小张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说起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契机,他笑道,“2017年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学校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正好我之前通过电视有所了解,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人,当场就加入了。”
采样登记近6年后,小张终于得到了进一步的消息。2022年11月,北仑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到小张,告知他与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配型相合。
深知血液病患者的艰难,更了解配型的不易,小张表示,既然配型成功了,捐献就是义不容辞的事。
经过进一步的高分辨配型和严格的身体全面检查,2月10日晚至14日上午,小张在医院注射了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
14日上午9点整,采集正式开始,温热的鲜血从他的左臂静脉血管流经血细胞分离器,随着仪器循环转动,顺利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捐献完成后,这一袋“生命种子”即刻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奔向另一个生命。
小张年轻、身体好,是捐献的前提,而来自父母的支持、学校老师的鼓励、女朋友不远千里的奔赴,这些都给小张爱心奉献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一个人、一段话、一个故事,这些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更多人心中向善的火焰。
采集当天,区红十字会副会长谢雪萍、宁职院机电学院团委书记林浡夏以及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来看望小张,给他加油打气,并感谢他的大爱之举。
小张表示,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别人带去生的希望,是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热爱人生、奉献社会的一种很好的表达。“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造血干细胞是指血液系统中的“始祖细胞”,或者称为“万能细胞”,能够分化成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多种类型的细胞,被广泛用于白血病、急性放射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因此也被称为“生命种子”。
自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北仑区已有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志愿者1700多人。越来越多的人用行动告诉我们——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愿意!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lx_JivTsXN1P0ImHqhLVQ
《北仑红十字会》:2023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