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宁波一高校送教进小学 传承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10作者: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浏览次数:1219

“你们的木工老师来了,要跟他学做木艺!”近日,一堂特殊的木工课在宁波市北仑区灵山书院举行,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缪玄老师和杨久坪老师给灵山书院506中队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木工劳动课《榫与卯的智慧》。

据介绍,为落实“高质量教育体系”和“高标准育人方针”两大宁波教育发展主题,宁波市教育局面向在甬高校评选出了20项“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特色课程共建基地”,旨在切实发挥共建基地的学科优势和育人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本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灵山书院举行的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百节特色课程送教活动”,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百节特色课程送教活动”项目组与北仑区灵山书院联合开展。

“我们希望通过送教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木工技艺,同时也让非遗木工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陈教授表示。

当天,灵山书院的学生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对木工技艺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很喜欢木工,小时候经常自己做小凳子玩。”五年级学生周瑜骏告诉记者,这堂课让他对木工技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感受到了课堂的生动性。

课上,缪老师从人类最早的建筑说起,从仰韶文化到河姆渡文化,从穴居到巢居再到干栏式建筑,逐步引发孩子们思考:用木头搭建主架时,会出现一个问题,构成的框架因为连接不牢固会出现安全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绑一绑发现,用绳子固定的方式并没有那么牢固。于是缪老师给出了解决方法——运用榫卯。

榫卯的出现甚至早于文字的诞生,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榫卯的踪影。木生于野却安于室,由整化零由整至零,一榫一铆互相驳接,便能使一座房屋拔地而起,纵使经历千百年风霜、灾害也不会倒塌。一转一折之际,榫卯沉淀着流光回转的复合传承。此次“百节特色课程送教活动”也是一种传承和发扬的形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非遗木工技艺,同时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缪老师说。

灵山书院创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学校以历史悠久、师优教严、人才辈出名闻遐迩。在当天的活动中,灵山书院校长方继奕非常感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对该校非遗教育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作为宁波市“百节特色课程”送教的学校之一,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谢老师们为我们送来了非遗教育的宝贵经验,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据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百节特色课程送教活动”项目组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文化进乡村、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如到宁波各小学开展文化巡讲、文化调研等。“百节特色课程送教活动”项目组依托高校的专业特色,通过整合资源,协同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其中项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立足学校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品牌;二是依托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此次开展的送教活动既是“送教进校园”项目的延续,也是学校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国传统木工技艺有很多种类,但大多失传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送教方式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木工技艺,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小培养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胡晓霞表示。

未来,依托宁波市“百节特色课程送教”活动项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送教进校园”项目建设等工作,探索具有宁波高职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浙江乃至全省、全国提供有益经验。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李欢 缪玄

新闻链接:

https://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2305/t20230510_2395729.shtml

《中国教育在线》:2023年5月10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