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呈报的“创翼蔚徕”智能无人机职教项目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朱欢的肯定性批示。
据了解,该项目依托“政、校、企、协”四方联动,基于“课堂教学创新+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服务+科普教育推广+专创赛事融通”“五位合一”,集“基地+名师工作室+学生社团”“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涵括了“产、学、研、培、创”五大领域,为地方育训了一批“科技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项目自2021年9月复制可行性经验,依托浙江援疆平台完成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项目化联动“传帮带”实践,建设成果先后已获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协会,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柯坪县人民政府等相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一、产教融合,凝练无人机职教思路养成
伴随无人机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日渐提升,专业无人机操控技能在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大背景下已然成为当前职场追逐的热点。2019年5月,该校结合“双高”任务启动打造无人机工作室并同步完成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于当地民政系统备案。
二、四方联动,探索新兴科技品牌发展模式
学校按照“融入产业,建构平台,深耕内涵,引领发展”的思路积极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得益于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协会、宁波市航拍协会以及区域乡镇街道和机关单位“政、校、企、协”的支持推动,基于“理论模拟+实操演练+行业示范+产品体验”的“一体四翼”架构组建的“创翼蔚徕”无人机产学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启动规划,致力于探索“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创新的闭环生态和品牌实践。
三、三位一体,构筑专项人才培养输出体系
学校集“基地+名师工作室+学生社团”“三位一体”构筑了无人机专项人才培养输出体系,先后获批区域唯一指定无人机考培基地、无人机操控专项人才培养基地、青少年无人机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资质,在新农村、农业产业园挂牌“青创农场”无人机应用实践创新基地,其以投身“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满足了区域本土对于无人机操控职业能力提升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四、五位合一,打造一体化领域全覆盖机制
(一)“第二课堂”创新课堂教学
学校基于智能无人机高质量人才培养开放“公共选修课”和“工作坊”,以无人机应用为实施载体常态化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化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以多样化形式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依托订单孵化、体验拓展、社会服务等模块渠道,充分挖掘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提炼课程育人的功能与实效。当前项目选课和参与人数爆满,学生课堂满意度好评率高达98%以上。
(二)“工学结合”培训职业技能
学校协同宁波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完成无人机操控专项职业能力考培体系的开发构建,师生团队均已考取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UTC无人机飞行执照,成员先后受聘宁波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社科普及讲师团成员、宁波市航拍协会理事。该校依托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在区域常态化组织无人机骨干师资考证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无人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30余期,累计为区域3000余名职工提供各类操控培训,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部分领域技术需求的短板。
(三)“理实一体”服务社会实践
学校孵化专项服务师生团队依托无人机技术操控灵活、覆盖面广等优势广泛活跃在服务区域社会实践舞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楼顶垃圾巡查专项整治行动;“五水共治”河道排污口热成像勘探;不文明行为劝导、防溺水阻泳等“硬核”喊话;美丽乡村建设航拍摄影、三维建模;农村联网公路基础评估测绘;田地农林植保及飞防除草等。
(四)“童心向党”推广科普教育
学校积极联合地方政府承办区域科技周(节)活动,通过组建“童心向党·创翼蔚徕”无人机科普服务暑期实践团,围绕理论文化科普、行业应用解读、模拟操控体验、编程动作展示、航模组装拼接和实操观摩演练六大模块,先后接待参观调研、研学实践讲解100余次,累计为30余个单位,1000余人开放无人机专项科普实践教育体验。
(五)“青年北仑”融通专创赛事
学校孵化了一批以“创翼蔚徕”为核心的真实项目,参与国家、省市级“双创”、职业技能、思政微课等赛事并获奖30余项,同时指导青年大学生围绕区域无人机“助农防疫”事迹开展主题宣讲,承办“青年北仑·创翼蔚徕”北仑区“海星杯”首届无人机操控青年技能大赛,协力区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构筑高质量无人机创新发展“高地”。
五、东西协作,联动职教对口支援“传帮带”品牌
教育援疆责任重大,通过“传帮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打造一批“可持续”的品牌项目,是浙江援疆创新推动职教援疆从“输血”向“造血”跨越的重要路径。2021年9月,该校结合对口援疆任务目标和当地产业需求,通过复制成功经验将已有“创翼蔚徕”项目品牌进行模式“传帮带”。师生依托东西部对口协作平台自主开发《浙江援疆无人机操控专项职业提升培训标准》,经阿克苏地区科学技术协会认定,填补了阿克苏地区缺少无人机操作培训资料的空白,有力助推受援院校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在区域建立以“农民职业培训”、“农机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推广”、“科技交流提升”为核心的运作体系,从“学培研创”到“就业发展”,带动新形态领域社会就业,成就了一张展示浙江“双高校”职业教育对口支援的“阿克苏样本”特色名片,其品牌模式也被疆内外各职业院校广泛借鉴。
学校通过实施“创翼蔚徕”无人机项目并依托对口支援实践“传帮带”积累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先后立项校级、市局级、厅市级以及承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纵横向项目课题30余项,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评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浙江省高校百强团队、宁波市“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团队”、宁波市教育系统“十大达人”团队、第十批第二期浙江援疆教师“传帮带”优秀工作室案例等荣誉。项目模式案例及社会服务事迹刊登地市级以上平台媒体100余次,获区域广泛热议。
当前正值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当口,该校始终以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与产教融合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城市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作为推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产业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的一项延伸,该校将着力探索就业型无人机特色产业学院的多元共建,以扎根北仑,立足宁波,面向浙江,辐射全国为导向,依托区域优势打造省市级乃至全国无人机科技人才与科普实践的交流集散地,构筑地方离不开的高质量无人机创新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宁波这片富有魅力、充满希望、适宜创业的热土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努力彰显职业教育的担当作为。
通讯员 张日益 张超
新闻链接:
http://newapp.jyb.cn/app_pub/zixun/jiajiao/202309/t20230912_104052.html?docId=104052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2023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