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聚焦“三教”改革 夯实“五金”基础 助推“双创”

发布时间:2024-04-29作者: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次数:10

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三教改革的中心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引领,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夯实五金基础,助推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严格金课标准 做实双创育人抓手

学校按照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互相补充、各有侧重三原则全面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资源配置,集中建设一批质量高、效果佳、反映好的创新创业品牌课程。为确保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制定了一套课程建设流程,包括定教学目标、向标杆学习、做学情调研、搭课程框架、建课程资源、申报精品课、用实践检验、辐射与引领等8个步骤。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院校取经,积累课程建设经验,不断扩大精品课程覆盖面,实现校校之间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创新创业基础获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浙江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课、引用课程进行学习的总人数约10万人次,学员所属单位5082家。

拓展金地边界 扩大双创实践空间

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精孵化的原则,系统设计、打造、挖掘双创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双创实践需求。建设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培养学生突破自我的勇气、跨界合作及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累计受益学生5万余人。建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创客服务中心,为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及模拟创业等培训。近5年,共有400余项培育的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50余项。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打造创业孵化平台,提供技术支撑、产业链服务、专家咨询、资源对接等服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科技部门备案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浙江省首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

锻造金师队伍 筑牢双创育人底座

落实教师分层分类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国内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企业挂职锻炼等制度,设立创新创业类教师职称评定通道,满足双创教师队伍多元发展需求。细分教师知识能力体系,通过校内外培训及自学提升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及认识,形成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知识能力体系,全面提升双创教师能力素养。积极搭建双创实践平台,提升教科研能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跨界融合、跨专业互补的金师队伍。学校双创师资团队均有被评为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的经历,1人成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委,3人成为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团队在课程思政、在线课程、教材建设等教学改革方面积累10余项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筑牢了双创教育的育人底座。

服务金专建设 提升双创教学质量

围绕双创教育的服务面向,积极整合校内外双创教育资源,推进双创教育资源与各专业群的互嵌融合,为培养专业创新人才及岗位创业人才提供支撑。分专业群进行创新思维引导及创业方法训练,在以创新为主线的前提下,工科专业群以产品创新及工艺创新为主,商科专业群以服务创新、方法创新为主,强调双创课程内容与专业的有效融合,多元评价贯穿全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专业实践基地的真实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工艺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等问题作为突破口,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基础内容线上学,复杂任务做中学,有效满足了创新型人才所需的专业创新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岗位能力需求。目前,专创融合建设效果显著,《基于政校企三体协同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获宁波市高等教育教学突出成果一等奖,《STEAM理念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挖掘金教材内涵 服务双创教学改革

教材编写紧扣时代主题、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教材内容服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目标,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用创业的魅力、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及其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教材的整体设计聚焦培养学生多维的思维方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技能结构,实现创业愿望或在工作岗位上的创新。教材《创新思维与创新力提高》获评浙江省新形态教材,教材《创新创业基础——创业思考与行动》获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另外,学校还注重教材与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协同建设和联动发展,积极挖掘双创教育教学资料,教材与课程配合,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立体化教育教学资源。

通讯员 许彦伟

新闻链接:

https://share.app3.jyb.cn/paper_d/99d2b5d64b973685ca6af9a4c34f27d3?from=UC92azc3djZYbnBlb2NaNkRvdVR4UzJUWU5POTBmUXB2R2pSN2lqYktIQmh1ZXJCRmtBalByMEJha052VVplWg==

《中国教育报》:202442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