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共象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以“耕学互助・院乡共育”为主题的“1日研学”实践活动在该校拉开帷幕。50余名来自宁波市机关、高校、文化(科技)特派员及象山县黄避岙乡沪港村党员、村民代表应邀出席。该活动致力于通过党建联建、课程赋能、实践研学等形式探索“党建+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党建联建强根基,校地结对再深化
“我们依托校地协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打磨,最终提炼形成‘艺术活化传统村落’‘非遗赋能文旅融合’等六大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为沪港村乃至更多乡村发展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宁波市第十四批农村工作指导员、宁波图南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邱耀教授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自2024年担任象山县黄避岙乡沪港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通过创新搭建“乡村振兴高校联合体”全面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基于学校帮扶资金投入和产业项目实施,当前院乡“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党建工作格局已初具。此次研学,更是校地协同从“帮扶结对”迈向“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农民上大学”平台推动实现“理论学习+实践体验+文化浸润”的“三位合一”。
活动现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党总支与象山县黄避岙乡沪港村党支部也签署了结对共建协议,未来将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规划设计、非遗文化活化等领域开展常态化合作,以党建“红纽带”串联校地发展“同心圆”。
多元课程赋新能,园间课堂育新农
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新农人”目标,活动聚焦现代农业技术、乡村治理创新、农产品电商等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开设了系列专题课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供应链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利峰博士现场分享了电商直播、品牌营销在农产品上行中的实践经验;北仑区文化特派员、该校国际商旅学院戴莉莉博士结合对乡村振兴的多元实践与创新探索畅谈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敏博士则从政策解读与实践案例出发,深度剖析了新时代大背景下的农业发展与乡村治理问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再是口号,而是已经转化为了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直播间里的品牌策划、古村落中的设计图纸等。我们用真实案例阐释了如何将专业优势资源与乡村治理、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长李颖在开班动员讲话时谈到。
实践研学拓视野,产教融合促发展
“没想到高职院校的设备资源这么先进,这些技术要是能用到村里的产业发展中,肯定能帮我们打开新市场!”象山县黄避岙乡沪港村党支部书记周斌权在带领乡民参观校园时感慨道。沉浸式研学过程中,非遗古民居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应用让参训学员看到了乡村文化赋能产业的无限可能,智能制造中心的数字化生产线、“双创”基地的累累硕果更是直观展现了高职教育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成效。
象山县黄避岙乡党委委员孙瑞林为参训学员颁发“乡村振兴实践研修”结业证书,并寄语广大“新农人”将所学所思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需要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发挥和乡村实践平台搭建实现互利共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归口部门负责人张定华表示。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校地双方将持续深化“耕学互助・院乡共育”协作机制,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开展更多创新实践,助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为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输出“宁波经验”。
通讯员 张日益 邵冠灵 刘玲燕
新闻链接:
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8773871
《宁波晚报客户端》:2025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