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保险箱的匠心传承到中国企业的战略破局,从“中国智造”的创新密码到青年与时代的深度对话,5月8日下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人亚·青年先锋班的学子们走进盛威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以“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担当”为主题的“硬核思政”之旅。这场沉浸式实践教育让思政课跳出课本,在产业脉搏中激荡青春回响。
“原来工匠精神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的技艺传承。”在盛威国际的保险箱博物馆,同学们化身“历史侦探”,跟随讲解员穿越时空。从古罗马藏洞的原始木箱,到19世纪机械锁具的精密革命,再到如今搭载人脸识别、区块链技术的智能保险柜,每件展品都是一部“工业进化史”。“这把1932年的机械转盘锁,密码组合超过百万种,其精密程度堪比瑞士钟表。”讲解员轻旋百年铜锁,机械齿轮的清脆咬合声清晰可闻。
访谈环节
在逆全球化浪潮中,企业如何寻求破局之道?高管访谈环节,盛威国际副总裁王磊生动讲述了企业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破局故事”,充分诠释了“盛威韧性”。从“盛威普世慈善基金会”到“白峰盛威体育馆”,他还分享了盛威国际积极投入公益领域的实例,彰显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盛威首席人才官邱敏女士关于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分享,更是让同学们意识到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的重要性。“盛威正在构建‘未来人才生态圈’,以独有的盛威商学园为载体,不断推出英才培养计划,着力引进并造就一批拥有‘激情、严谨、韧性、责任心’的高层次人才。”她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螺丝钉’,更是能解码‘双循环’的‘系统工程师’。”
活动现场。
同学们在课后感言中写道:“当保险箱的锁孔与‘双循环’的齿轮咬合,我们突然读懂了新时代的担当,就是让个人选择成为时代命题的解题步骤。”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大课堂”改革的缩影,也是宁波市北仑区深入推进“三色三曲”档案思政教育项目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吕途表示:“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是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典型案例,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把握,从而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呼应交融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领悟真理,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和洗礼。”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王云艳 吕勇
新闻链接:
《甬派客户端》: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