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以“绿色智造·零碳未来——探秘宁波可持续工业生态”为主题的中国-埃及大学生研习营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正式开营。来自中国、埃及两国的26名大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开启一段探索知识、增进友谊、促进理解的精彩旅程。
开营仪式上,岑咏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埃及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中国与埃及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虽远隔千山万水,却早在三千年前便已开启人类最早的跨国交流。本次研习营让两国青年跨越时空的阻隔,在课程研讨中碰撞思想,在文化体验中增进理解,是对历史友谊的当代传承。研习营主题契合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资源约束趋紧的当下,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宁波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制造业基地,率先探索“绿色智造”路径,构建起涵盖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智能工厂的可持续工业生态体系。期待两国青年以宁波为窗口,碰撞出跨文化、跨学科的智慧火花,共同探索“零碳未来”的实现路径,以开放心态拥抱差异,以平等姿态深化合作,以责任担当传递友谊,成为两国文化的使者,让中埃友谊如尼罗河与长江般奔流不息。
埃及学生交流团领队、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教师Gamal Ahmed Shatoury Saber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习营为埃及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绿色科技与工业实践的机会,更加深了埃及青年对当代中国的理解。青年是文明互鉴的生力军,希望埃及同学在交流中结交中国朋友,把所见所闻带回埃及,讲给更多人听,人人都成为中埃友谊的小使者。
活动现场,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彭振博向研习营学生代表授营旗。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朱宇盈、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鲍芳芳共同为学生代表赠送研习锦囊包。分析2242李丽莎作为研习营学生代表发言:“研习营让我们欢聚一堂,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交流合作、分享智慧,发出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最强音。”
此次研习营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化学工程学院联合策划实施,充分依托化工双高专业群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特色,通过课程讲座、实地考察、交流研讨等方式,让中埃青年直观感受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无限可能。同时研习营也安排了宁波博物馆参访,非遗漆扇、口红制作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