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余姚落下帷幕。此次大赛由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组委会主办,汇聚了包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在内的752所高校的10880支队伍,近4.7万名学生参与各地预赛,4000余名师生进入决赛。我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参赛团队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国家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其中,《重装神经元》项目(学生团队:刘曦麟、孙潇晴、林彩莉;指导老师:胡志明、韩冬越)和《CBT024》项目(学生团队:李慧渲、杨心贝、褚楚;指导老师:胡志明、李欢)均斩获一等奖。《家庭机器人小助手》项目(学生团队:熊雨飞、韩展浩、吕浩然;指导老师:胡克满、胡志明)和《自炸厨房》项目(学生团队:张成豪、赵天琦、张名佐;指导老师:裘静韬、杨勇)均荣获三等奖。
这份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创新创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深耕与革新。学院全面推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依托特色课程《数智思维》,彻底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该课程以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据要素为双核心,构建起覆盖“理论学习—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课程实践实战体系。通过引入量化交易、跨境电商运营、高端智能制造等真实业务场景,让学生在实战中锻炼跨学科整合能力、技术落地能力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筑牢基础。
同时,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建了科技金融、跨境电商、智能机器人、智能机械臂、增材制造5个人工智能实战型微专业。这些微专业覆盖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电商销售、产业投资等整条产业链,融合数据、技术、资本、人才4大数字经济核心要素。合作企业包括成都宽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一群黑马有限公司、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内优质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战资源和平台。
当前,全球已迈入以人工智能与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数智创新时代,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面临新机遇与挑战。未来,创新创业学院将继续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进一步完善赛事孵化机制,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乐于探索”的科技创新氛围。同时,学院将持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创优意识,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搭建赛事平台等举措,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全产业链视野与核心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推动行业发展和国家创新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