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宁温三校联盟 促交流共赢未来

发布时间:2010-04-13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次数:221

49,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组成的三校联盟在我院召开了第三次会议,三所院校就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如何在课程改革层面展开实质性合作展开研讨和交流。除三校院长、教学管理部门代表和机电类专业带头人参与研讨外,中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秘书处秘书长陈解放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编王小梅教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建民教授和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常务理事陈继权教授也应邀出席。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都是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是全国高职院校的领头雁,杭职院也具优越的办学优势和实力,由于三校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20089月,三校决定联盟,共谋发展。三校协定,互派教师、互派学生、互派干部,到对方学校执教、讲学、进修、学习或挂职锻炼;三校的图书馆、实训基地相互开放、互通信息,开展合作研究,就共同关注的领域三校将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课题,联合组建科学研究机构;在学校管理方面,三校将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办学思路、开展合作研究,在相同相似的重大改革举措方面实行联合互动,以求最佳的效益。

200811月,三校联盟在杭州召开第一次会议,三位校长从战略层面阐述了三校联盟的意义及设想,启动了三校全面合作、紧密协作的序幕;20096月,三校联盟在温州召开第二次会议,三所院校中层管理干部从制度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相互交流,开启了三校资源互通有无、共建共享的试点。

本次会议分四大版块进行,分别是三校专业带头人“说专业”、合作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研讨、校长报告和相关专业工作交流。三校选择了共有的数控维修专业(方向)作为试点,分别从三方面“说专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出发,改革构建课程体系,并具体阐述了杭职与友嘉实业集团的合作。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从教学内容体现岗位要求出发,紧贴产业、重视素质培养,从“做中学、做中教”、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方面系统介绍了温职院的教学模式。而我院则从制度与保障出发,畅谈了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跟进、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详细解说了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考核、学校提供切合实际的教学案件、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及学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陈解放教授对“说专业”进行了点评,他说:要借三校联盟的平台,深入研讨专业建设,要注重建设过程,更多地关注如何实施的问题。教授建议三校通过调研的方式正确定位,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用正确的形式带动内涵,要有相应的课程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同时,他阐述了设置专业的必要性以及专业内容的改革和专业教学的布局。在讲到制度时,教授说:“没有实施的制度都是空话,我们不仅仅需要正式的约束性的制度,比如校内外制度和企业规章制度,还应该有非正式的约束性制度——团队的合作与凝聚力。”

本次会议确定了杭职院的《数控机床结构与装调工艺》、温职院的《数控加工与编程》和我院的《数控机床整机性能检测与调整》为核心专业课程,并由三校个自主持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教授就这些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希望三校可以将知识、能力、素养三者结合到课程中,并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他强调,课程教学与师资力量要紧密结合。

本次会议中,三校机电类专业带头人和相关专业负责人还围绕省示范建设任务和项目,以及合作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

 

记者团  周琪虹

宣传部   编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