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雕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千里马与伯乐,用竹根做什么样的作品不能一味强求,而应该注重竹根本身的形状及特征。我们的人生道路其实也像竹根雕制作,要发现旅途上许多不同的可能性,最终使自己从一截不起眼的‘竹根’磨砺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建管3171的钟炜在竹根雕制作中有感而发。
日前,我校根雕协会的4名同学在指导老师赖敏雅的带领下到象山县德和根艺美术馆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顺利结束。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跟随根雕传承人张德和、徐洁两位大师学习竹根雕制作,并各自完成了竹根雕作品。
七天,近60个小时的精雕细琢后,根雕作品《葫芦》、《文人》、《渔翁》、《残荷》悄然呈现,风格迥异,各显特色。
竹根雕的制作从挑选刚出土的竹根到去皮、构思、敲胚、修光、打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集中,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在学习的间隙,张德和老师还与实践队员分享了他的根雕人生和创作理念,“竹根雕的制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人生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人一出生都能拥有财富和超人的智慧,我们需要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去得到那些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我们的努力就好比雕刻的刀,呈现出的作品就是我们努力获得的回报。与此同时也要尊重自己的兴趣,这是梦想的原动力,热爱才能使你走得更远。” “将近一个星期的实践提升了我对于修光细节的认识,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让自己能够在最适合的位置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建管3171许宇翰如是感叹。
根雕协会实践团队获得了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徐洁老师夸赞道:“四位同学十分用功,操作极为仔细,创作过程中也经常向我请教。他们对竹根雕艺术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让我对竹根雕文化传承充满了希望!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都很有文学素养,这也是根雕创作非常需要的内在素质。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非遗传承队伍中来,传承创新!”
据悉,根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职业技术学校根雕协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传承人的指导下,秉承文化传承、雕刻匠心的理念,已培养了300多名根雕爱好者,作品多次参加宁波市、北仑区非遗文化作品展览。